3月1日是《中国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》正式实施的日子,沿江而居的龙潭街道南中村深刻感受到近几年的长江大保护给环境、生态和生产生活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。为了传承和发扬长江大保护的重要内涵和精神,更好地打造村庄水环境,共筑共建美丽家园,3月2日下午,按照街道的统一工作部署,南中村正式启动“鱼水亲”项目,龙潭街道办事处主任车金楼前往现场指导。
项目启动现场,载有保温渔箱的大型货车停靠在南中村主要河道桥上,按计划陆续对长泰河、中年河、大年河等主要河道投放鱼苗,品种包括鲫鱼、白鲢、花鲢、草鱼等。投放现场迎来村民们的围观,看着鱼苗纷纷跃入河内,村民们交口称赞,纷纷表示“很多年没有见过这条河里有这么多鱼了,这件事做得好,我们很高兴,也很支持。”
为了更好的开展好“鱼水亲”项目并实施长效管理,在项目初期,南中村党委、村委会加大宣传力度,通过在村民微信群号召、致村民的一封信的发放、宣传小喇叭流动广播、村民组长的入户宣传等形式,号召全体村民共同守护好投放的鱼苗,“莫食三春鲫,莫打三月鸟”,禁止电鱼、网鱼、钓鱼等捕鱼行为,让幼鱼得到保护,让鱼儿能够顺利成长和繁衍生息。在项目实施后,南中村将致力于长效护渔管护,加强常态化管理,对河道护渔工作“定点、定岗、定员、定责”。组织文明实践站党员志愿者、村便民服务中心志愿者加强平时巡查和管理,禁止电鱼、网鱼、钓鱼等捕鱼行为,如发现及时制止。
南中村是沿江而居的村落,南中村村民也是依河道而居,护河道保生态是南中村党委、村委会一直以来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。实施好“鱼水亲”项目,放养的鱼类将有助于消化水体富营养化生长的浮游动植物、细菌、藻类和其他生物,这种“人放天养”的方式将对改善河道生态环境、优化和提升鱼类种群平衡、增强水质自我净化功能,维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平衡起到有效的作用。


南京市栖霞区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
南京市栖霞区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